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登录

细数木村拓哉的多部影视作品,《假面酒店》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来源:网络人气:248更新:2022-10-04 15:54:00

在日剧辉煌年代的那十多年间,大家一提起日剧就不能不提木村拓哉。而提到木村,你又想到他演出过什么作品?

相信如果是忠实日剧迷的粉丝,随口都能说到几套出来。不过好了,提到木村的影视作品,相信你们随口说离不开都是《悠长假期》、《恋爱》甚至《Hero》,而没有几个人想到其他作品。

这几套大家口中最多人提及的作品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木村都是饰演雅痞的正气专业人士角色(《悠》是钢琴家、《恋》是广告人、《Hero》则是检察官),于是很自然加上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大家就会认定演员木村拓哉是个这样形象的人。

而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不用说就是这个情况下,无论观众和幕后甚至投资方都会把木村定型—「木村拓哉只能演形象干净的正气角色,其他的一律免谈。」

如是者,就算日剧的辉煌年代黯然落幕,但大家对(他们心目中)木村拓哉的形象,却保留到平成、令和,或许甚至永远。

因此让我们来细数木村拓哉的多部影视作品,审视《假面酒店》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经盘点得知几套木村主演,香港上映过的几部日本电影票房,大家不如先看看:

《武士的一分》37.6万(香港2007年上映)《律政英雄》441万(香港2007年上映)《宇宙战舰大和号》275万(香港2011年2月上映)《律政英雄2015》317万(香港2015年8月上映)《检察狂人》330万(香港2018年8月上映)

《武士的一分》虽然是出自山田洋次之手,但得到40万都没有的票房其实并不意外。日本的古装剧(时代剧)在香港没有客源,主要是木村的fans自己进场,还有少量真的对电影有兴趣的观众进场,最后得到这样的结果。

不过撇除《武士》,木村拓哉的电影在香港表现是颇为稳定的,但一直稳定得没有突破,直到《假面酒店》。不过这个我们先把话留在后面。

正如文初所说,大家对木村拓哉这个演员所接拍的电影,职业都是正气的,就算是《大和号》里面,都是负责保卫舰队的重要人物,慢慢地大家都会不知不觉地觉得:木村拓哉就是要演这类型的人物,否则电影就不要叫他们去看了。也因为如此,很多人的心目中就自自然然地把木村定型为一个正义的Yuppie。

不过,也不要只怪香港的观众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就算在日本,很多认为自己是木村拓哉的fans,也是把他定型得最厉害的人。

同样都是饰演检察官,为什么《Hero》和《检察狂人》的票房还是有点距离?

技术性的问题,但仔细一看,有点也许别人已经解释了的原因:《Hero》的久利生公平虽然吊儿郎当但会为大家主持公义的检察官,正气得大家都会为他打气;但《检察》里面的最上毅却会因为自己坚持自己的正义(尤其和二宫和也对立)而成为反派。

正如上面所说,有些观众就是如此不接受这样的情况,最后就变成距离了。

因为本身喜欢看时代剧,所以发掘了另外一个颇为有趣的地:其实木村拓哉并没有拍过很多时代剧(古装)电影。

《武士的一分》的日本票房看起来很好,但现在翻起来看,数字游戏的真相可能是:

一边归木村本人的演出,但另外一方面,部份票房是来自藤泽周平x山田洋次的组合。后者在之前的两部作品都有相当的保证。《武士的一分》的好成绩,我偏向相信的是,木村是受惠于后者的结果。

《武士》的十年之后,木村接下了漫改电影《无限之住人》的主角万次。搭上了已经江郎才尽的三池崇史,加上万次造型「相当野性」,一度被Johnny’s寄予厚望的《住人》,最后票房相当惨淡。至于外间一直批评三池崇史毁掉原著的《无限之住人》,我觉得杀阵场面拍得非常吸引(三池的拿手绝活),可惜就被剧情拖累。

相信看过两套电影的朋友都知道:木村在这两部时代剧电影里面,都是饰演没有什么地位的下级武士,而造型也有别于他的其他电影而是破破烂烂的。对于喜欢看电影观众而言,木村确实很用心去演出和自己形象不同的角色(反而觉得他在《武士》的盲武士给我的印象最深),但对于追求干净完美专业的木村拓哉的Fans而言,也许觉得心痛之余,相信还是不太接受饰演这些角色的他。

相比起《检察》,《假面酒店》在香港的成绩骄人,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外间已经不只一方讨论《假面》成功的元素,例如角色组合很好、东野圭吾、新田这个角色是东野特地参考木村而设定之类的之外,也有人提及《假面》的发展和模式都属于九十年代的日剧黄金时代。于是正如广东话所说的「桥唔怕旧,最紧要受」。

回到这个年代,木村当一个追凶的探员,为了抓人跑到酒店当卧底遇上女主角(然后每次都在酒店里面学到不同的人生小道理。这些对于当年看了不少日剧的朋友来说,除了是剧情需要之外,某一部分都是属于他们的熟悉的回忆,而口味也相当适合观众的胃口。

那么此时来看《假面酒店》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或许有人会问木村的灵药效应回来了,与其这样说我会这样解读:木村拓哉效应其实就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然后这个效应融入到电影的气味也如其他朋友所说的经典日剧格局重现,别忘了还有导演就是拍过《Hero》的铃木雅之,加上东野圭吾的超高人气,这些很多之前的经验都让《假面》无论在日本和香港都大卖。

木村效应是有的,但分量不多。电影没错是套有点失败的悬疑推理电影,但东野圭吾本身就以酒店去说人生百态,加上速度算是得宜,特别对香港人来说,这类充满娱乐气氛的电影,基本上如果好像这样的宣传,票房上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不过,最大的原因,其实我在上一段都提过,《假面》无论在日本和香港大受欢迎的原因,就是东野圭吾对新田的设定,让木村拓哉活灵活现的在大家的面前出现,外表斯文干净、正义警察、耐心细心对待每个人的专业人士,大家(尤其是Fans)所期待的形象完美呈现,确实是让很多观众心动的。

正如上面所说,《假面》和《检察》的观察上我们发现到的是,当木村拓哉这个演员想尽心去实践演员的工作的时候,有很多属于他的Fans都冲出来表示:他演这个不好不适合,但从没想想这样是让木村的演员事业上被定型、被束缚的原因。

我相信木村都想尝试新的东西,但看到fans这样的反应,相信连他自己都无所适从。

木村拓哉在SMAP的形象实在太深厚了,深厚得连他自己在演剧和电影的生涯中就算很努力去改变都被窒碍。但看过了《住人》、看过了《检察》,我还是觉得,其实碍仍然很有上进心的木村,大概是很多过往看他的作品的fans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漫娱之生

切换深色外观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电影
剧集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