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登录

《9号秘事》的开局,《神探》的结局

来源:网络人气:650更新:2022-10-04 15:53:10

倒计时2天,

即将在本周上映的《不速来客》,算是近年少有的推理喜剧题材电影。

自宁浩导演了开启了我国商业喜剧的先河后,

近十几年来,喜剧作品逐渐发展,类型更迭,延伸了很多完全不同的喜剧类型,

有话剧改编类型的,有爱情轻喜类型的,也有情景喜剧类型的。

《不速来客》是一部糅合了悬疑推理的轻喜剧,

影片的开场,出现在重庆一栋破败的筒子楼里,307号房间,被一个男人打开,

随后各干人等进入这间房,为了各自的目的卷入了一场深不见底的风波。

《不速来客》的主要人物有:

由范伟老师饰演的为了给儿子做移植手术不得已当小偷的父亲;

由张颂文老师饰演的为了找到女儿跟踪疑犯步伐到307号的前警察;

由窦骁饰演的被迫卷入漩涡的不知情外卖员。

从叙事结构来说,《不速来客》是环形叙事结构,

看似毫不相关的几组人员却在无形之中产生了联系,而各自的行为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首尾相接,

几组人物的快速登场也使故事更加紧凑,悬疑感更强。

整个故事分别由三组人展开,

为了给儿子做手术的前锁匠现小偷,为了寻找女儿的前警察现病人,为了挣钱的前外卖现杀手.....

这三个人一开始的出场释放出的都是错误的信息,

只有到了影片片段,根据不同插叙回忆,才得到事情的真相。

所谓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每一个打开同一道门的不同来客,也会延伸出全然不同的故事,

每个人进入307房间,每个人都好像是火箭助燃剂,加一点,再加一点,

直到故事形成了诡异且充满矛盾的巧合。

一个贼偷财物,却无意中目睹了一场谋杀事件,

外卖员送外卖却被打晕,成了歹徒的绑票,警察要抓犯人,却误被当成了歹徒,

黑色幽默地弄巧成拙,在《不速来客》里可见一斑。

《不速来客》作为类型片,能看到很多不同作品的影子,

一开始的不断巧合有点《九号秘事》的影子,结尾的尸体移位有点《神探》的意思,

影视作品发展到今天,多少都有些类型化同质的现场,相似度并不能去抹去作品本身的原创性。

《不速来客》从原创性故事设计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黑色喜剧,

当然,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得有好的节奏,节奏是展现作者风格和个人实力的硬指标。

节奏听起来有些玄学的味道,

如果换算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所谓节奏就是每一个冲突爆发的时间点

这个时间点早了晚了都不行,至于究竟在什么位置出现,

除了符合电影三幕五幕的时间节点位置,更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节奏,

也就是创作者在剧本,编导,现场控制下所展现出的能够让故事紧凑好看的功力。

《不速来客》在节奏上的问题不是普遍的水剧情,拖节奏,它的问题反而是了,

在不该解谜的时候谜底解开了,那么故事就不能循循善诱诱导观众继续看下去,

几乎每一次回忆片段,都会给观众强行解释,在你看的前一段跟你想的不一样,

之所以会产生强行解释剧情的问题,就在于故事为了很好地掩埋后边即将出现的反转,

所以故意让很多应该出现的情节缺位,没有给细节,直接给结果,然后强行解释,反转虽然频繁且激烈,

但所产生的效果多少有些太硬了。

《不速来客》在观赏性上依靠台词,演员以对话展开剧情,

一部120分钟的作品,当然也有不少用对话撑起的神作,

但如果演员的台词没有记忆点,除去信息部分,讲话方式没有做鲜明的区分,

而且演员的对话并没有起到推动剧情的作用,三次对话大段都是因为敲门声被动展开。

而且在许多应该埋伏笔的地方,怕破坏揭秘时的冲击力,都刻意回避了

这就使得很多情节的出现变得很生硬,比如窦骁饰演的这个角色第一次出现,就是凭空出现从室内走出的,

如果想要展现封闭空间两人关系突然被第三人打断的反转效果,

这第三个人的出现要在前边的情节中给出线索。

比如外卖电话,比如门口的外卖,比如外卖箱,

这在拍摄过程中都没有给到这些线索信息特写,导致每一次反转的出现就特别突兀,

只有在插叙解释时才能明白人物出现的具体原因

这就是使得观众很被动,只有每一次揭秘给了足够的信息量,使得每一次反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才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愉悦感。

这是一部成功的悬疑题材所必须具备的过程。

《不速来客》在这点上,几乎全篇都确实这种伏笔

无论是外卖员的第一次出现,还是儿童走私贩子被锁在衣柜后的第一次出现,都显得突兀,也就造成它所产生的戏剧效果减半,

人外有山,山外有山会有戏剧张力很足的观感,

但无中生有就必须依托强有力的解释才可以实现。

同样地,在关键情节点上的逻辑性上,也缺乏深思熟虑,

被困住的IT男前面没有做充分的伏笔告知他会被困,突然被困,完全为了服务故事而服务,没有符合人物的外在环境或者人物动机铺垫。

同样地,警察为了抓住拐走自己女儿的人所做的保险设施也未免太儿戏了一点,仅仅依靠IT男提供视频,而不是想着如何先跟警局沟通。

诸如此类的,还有小偷一晚上要偷60万,却选了看似毫无钱财可言的筒子楼,

如果他是事先知道信息,倒符合逻辑,但对一个极度缺钱且迫于时间限制的人,选择筒子楼就有些不大合理。

同样地问题,在所有主角身上都可以看到一丝端倪

故事的设计和反转部分都是强有力的,

但没有做好人物的内在补充,缺乏人物动机,仅仅是为了故事服务,人物的行为既生硬又突兀,人物也变得空洞。

小偷除了救孩子的伟光正时刻,再没有能够展现平凡且伟大的一丝空间,

唯独是范伟老师的表演能够稍稍挽救一点这个角色本身的缺陷。

而窦骁此次的突破表演可圈可点,但角色色厉内荏的部分因为整个叙事线索的缺失,

也被活活抽离成了一个只有狠劲没有智慧的悍匪。

切换深色外观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电影
剧集
动漫
综艺